回目錄

內在與外界的聯繫(Inner Worlds, Outer Worlds)

有一個振動領域與所有的東西相連,自古以來它曾被稱為:"阿卡夏"(Akasha)、"邏各斯"(Logos)、最初的""(OM)、天體妙音(the music of the spheres)、"源"、"道"、希格斯場the Higgs field)、母體the Matrix)、暗能量等等無數的名稱。 

這個振動領域是在所有真正靈性經驗和科學探究的根源處。它是聖人、佛陀、瑜伽修行者、神秘主義者、牧師、巫師和先知們,觀察內在自我所在的同一能量場。 

歷史上許多不朽的思想家,像是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開普勒Kepler)、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特斯拉Tesla)、愛因斯坦,以及當代哲學家,像是艾倫.瓦茲(Alan Watts)、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他們已來到這個偉大神秘的門檻。它是所有宗教、所有的科學和我們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之間的共同聯繫。 

這部精彩的紀錄片內在與外在世界的聯繫》是Daniel Schmidt由科學和靈性的角度來分析這個主題,這樣可使每個人都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生命。它分為四個部分: 

Part 1: 阿卡夏( Akasha

https://youtu.be/xfUpzw7_g58)

阿卡夏是瀰漫於太空真空內的未顯現物、"空無之物"或虛空之物。愛因斯坦意識到了,空盪的太空並非一無所有。聖者、賢人和瑜伽修行者在探詢自己內在時,也意識到內在虛空是無窮的力量,是資訊或能量的網狀物,它連接了所有的東西。

這個母體( matrix )或網狀物( web )在歷史上被稱為 邏各斯 Logos )、 希格斯場 the Higgs field )、最初的" "( OM )和千百種其他名稱。在內心世界的第一部分,我們通過顯波學( cymatics )、邏各斯的概念和 Nada梵天 吠陀 概念(宇宙是聲響或振動),來探討的一個擴及所有事情的振動源。一旦我們意識到所有科學和靈性探究的根源就是來自某個振動源,那麼我們該怎麼說"我的信仰"、"我的上帝"或"我的發現"!

Part 2: 螺旋( The Spiral

https://youtu.be/O1XPVDZKE2o)

畢達哥拉斯派( Pythagorian )的哲學家柏拉圖曾神秘暗示過,有一個金鑰匙統合了所有宇宙的奧秘。這個金鑰匙就是邏各斯的智慧、最初"唵"的來源;可以說它就是 上帝 的心智。

這神聖對稱性的來源是我們存在的最大謎團。許多歷史上不朽的思想家如畢達哥拉、開普勒、達文西,特斯拉和愛因斯坦,都曾來到這個神秘的門前。每一位深入宇宙觀察的科學家和每一個深入探索內在自我的奧秘追尋者,最終都會面對同樣的東西:初始的螺旋( The Primordial Spiral )。

Part 3: 蛇與蓮花( The Serpent and the Lotus

https://youtu.be/56sGVUhKCkA)

初始的螺旋是具象的世界,而阿卡夏是未顯現的或虛空本身。所有的現實是陰與陽或者是意識與物質,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螺旋經常以蛇代表著向下的趨勢;而鳥或盛開的蓮花則代表了向上的趨勢或卓越。

古老的傳統教導一個人可以成為從外界延續到內在;從總體到細微;從低 脈輪 Chakra )到高脈輪的一座橋梁。內在和外界之間取得平衡,佛陀稱之為 中道 Middle Way ),或亞里斯多德稱之為中庸之道( Golden Mean )。你可以是那座橋。

人類意識和能量的充分覺醒,是這個星球上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在今天的社會中,我們失去了內在和外界之間的平衡。我們太受外界的形式、想法和念頭所擾,使得我們沒有花時間去傾聽我們的內心世 界 —— 天堂王國就在這裡。

Part 4: 超越思維( Beyond Thinking

https://youtu.be/2TSHIByWwRs)

人生、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我們生活追求的幸福"就在那兒",彷彿它是一種商品。我們已成為自己欲望的奴隸。 

幸福並不是可以追求或購買的廉價衣服。它是幻影、錯覺 —— 形式上的無盡遊戲。它是在佛教傳統中輪回或苦難的無盡迴圈,是永遠被渴求快樂和厭惡痛苦之心伴隨。 

佛洛伊德(Freud)對此稱為"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我們所做的一切是企圖創造快樂,來獲得我們想要的或推開我們不想要的東西。這甚至是像草履蟲這樣簡單的有機體也這麼做。 

這被稱作對刺激的反應。與草履蟲不同,人類有更多的選擇。我們會自由思考,而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我們想要什麼的想法已然失控。現代社會的困境,乃是我們試圖去理解世界,不再是根據古時所用的內在知覺,而是使用科學的手段和思維,來量化和定位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 

思考只能導致更多的想法和問題。我們試圖去認識內心深處的量;這股創造了世界並引領其走向的力量。但我們卻設想這股精髓力量是在我們自身之外,而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內在本質 —— 一個活生生的東西。這就是著名的精神病醫師卡爾.榮格Carl Jung)所說的,"一個外表看起來像在作夢的人,內心卻是清醒的"。 

要清醒、要快樂的渴望並沒有錯。錯的是只能在內心尋求的幸福,卻去向外追尋。

Do not search for happiness, it is always within you. – Pythagoras

幸福不必追尋,它已常在你心。—— 畢達哥拉斯

 

(本篇結束)


回目錄

文字資料譯自: http://visualmeditation.co/inner-worlds-outer-world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NENESS 的頭像
    ONENESS

    浩瀚萬象(ONENESS)

    ONEN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